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,一个细节让中国球迷倍感亲切——莫斯科、圣彼得堡等城市的街头,突然出现了大量带有汉字的指示路标。这些蓝底白字的标志,不仅标注了体育场、地铁站的方向,还用醒目的中文写着“球迷广场”“医疗站”等实用信息。这一举措背后,是东道主对远道而来的中国游客的贴心考量。 据俄罗斯当地媒体报道,世界杯开幕前三个月,莫斯科交通部门就联合语言专家启动了“多语言路标计划”。由于预计有超过6万名中国球迷赴俄观赛,加上中国赞助商的活跃参与,中文成为仅次于英语和俄语的第三大标识语言。路标设计团队甚至专门请教了汉学家,确保翻译准确无误。 这些路标不仅解决了语言障碍,更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缩影。有细心的网友发现,部分路标采用了书法字体,其中“球迷”二字还融入了传统篆刻元素。而喀山竞技场附近的一块路标更因同时标注中文、阿拉伯文和俄文,被戏称为“一带一路微缩版”。 世界杯结束后,这些路标并未立即拆除。莫斯科市政府保留了一部分作为“城市记忆”,而某中国旅游平台甚至推出了“打卡世界杯中文路标”的专题线路。当体育遇见文化,一块小小的路标,就这样成了跨越国界的温暖符号。当汉字遇见世界杯:俄罗斯街头的中文路标
“中文路标”从何而来?
“看到‘卫生间→’的汉字时,我差点哭出来。”来自北京的球迷张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道,“这比任何欢迎横幅都实在。”
小路标里的大文化